耀世娱乐

耀世娱乐網站xml地圖

課程教學

當前所在位置: 首頁 > 課程教學

《書法》 教學大綱

發布者:公共藝術教學部   發布時間:2021-11-11   閱讀次數:40129

《書法》  教學大綱


     課程名稱:書法                     課程類別:專業選修課

     課程總時數:32學時            適用專業:

     執筆人: 田慶玉                   審核人🟪:茹益益

     課程性質😞:書法教學旨在培養學生的書法審美情趣💃🏿,提高審美能力,提高學生藝術鑒賞的感受力、鑒賞力♉️、創造力🔋;了解古今優秀的書法藝術作品,掌握各種書體基本表現技法👨🏻‍✈️🪴,及提高大學生的綜合文化素養。

     一🥒、教學目的

     本課程屬於公共藝術課,同時🔉,其教學目的是通過該課的學習👨‍🦯,使學生了解書法藝術的性質、特點;了解書法歷史概況;了解主要書體的藝術特點和書寫技法;掌握書法美學的基礎理論,根據一定的藝術原理和美學思想鑒賞書法作品的一般原則和方法,以培養感受書法美的敏感,提高書法審美水平。從而,激發學生熱愛祖國書法藝術的感情和民族自豪感🙇🏿、自信心,使學生具有一定書法鑒賞的能力✋ ,養成學生探索進取開拓創新精神。

二🙅🏻、教學要求

在教學時要註意結合例證及作品分析,把《書法藝術》一書中的文字內容與《中國古代書法史圖錄簡編》結合起來閱讀👱🏼‍♂️,熟悉著名碑貼的風格特點,做到能辯識,會分析。

 臨寫練習要求:臨寫練習分為一般性臨寫與重點臨寫兩個方面。凡講授的各種書體技法,都應進行一般性練習,以了解運筆方法、點畫特點、結構原則等。即使一時用毛筆寫不好,也要從理論上掌握運筆要求和點畫的寫法。

三、 教學方法及成績評定:

1、以鑒賞和臨摹字帖為主📖,理論指導實踐🛶,對書法情感與視覺進行理性分析,使學生理性的認識書法的藝術性質及特點。對老師所講授的內容都應結合所舉例證理解、掌握🙋🏻‍♀️。某些有歧異的問題重點了解各自立論的依據。

2💅🏿🦣、以示範🫰、提問🎎、作業、書寫、平時表現(考勤)⚠、學習態度為主評價,考核成績納入學分🤾🏿,按學校相關規定執行。作業由任課教師批閱評改。

3🏋🏿‍♀️、考核內容♖:

1)書法欣賞評論寫作考核:獨立進行書法鑒賞實踐,完成書法評論的寫作(課外完成)。

2)書法臨寫實踐考核(以基礎知識為主)(課內完成)

三、 教學內容重點與教學安排

具體教學各部分需要重點了解、掌握的內容如下:

第一部分:導論 (書法簡史、書法鑒賞基本知識)

教學內容🤸🏻‍♀️:

    1、中國古代書法史概述

()先秦書法

(1)甲骨文、甲骨文書法風格及分期;甲骨文筆法👩🏻‍💼、結字⛓️‍💥、章法的特點。

        (2)金文、金文書法分期及其藝術風格。

        (3)石鼓文及其藝術特點。

        (4)隸書的出現及代表作品

    ()秦漢書法

        (1)漢代帛書、簡牘隸書的特點🛌🏽♥︎。

(2)古隸與今隸;漢代石刻隸書的風格類別及代表作品。

        (3)書法藝術成熟的幾個標誌🧞‍♀️。

    ()魏晉南北朝書法

        (1)鐘繇🧿、索靖、陸機📁👌🏽、王羲之、王獻之、智永的書法成就、作品、藝術特色及鐘繇🤹🏿‍♂️、 (羲之、獻之)對後代的影響🤜🏻。

        (2)北碑的類別,代表作品及其藝術特色🐸。

    ()隋唐五代書法

        (1)隋代書法的主要特色,代表碑刻及其對唐代書法的影響。

        (2)歐陽詢♐️、虞世南、褚遂良、唐太宗🙍、李邕、張旭🍢🪑、顏真卿、李陽冰🏧、懷素、柳公權🏂🏽、楊凝式的書法成就,代表作品🫱🏻,對書法的影響🦵🏽🦸🏻。

()宋元明清書法

(1)《淳化閣法帖》及其對宋代書法的影響。

(2)蘇軾、黃庭堅⛹🏽、米芾🚵🏼、蔡襄四大家的書法成就及對後代的影響。

(3)蘇拭為代表的“尚意”書風及其對書法創作的意義。

(4)趙孟頫的書法成就🦈🧴,藝術特色及其對後代的影響💒;對趙孟頫的書法的評價。

    (5)鮮於樞🛻、吳鎮🧭、康裏子山🪬👩‍💼、祝允明、文征明、王寵、陳獻章、董其昌等的書法風格及影響。

    (6)徐渭、王鐸、付山的書法特色及歷史意義👩🏽‍🚒。

    (7)清代碑學的興起及其分期;各期的特點,代表書家及其書法特色。

   2、基礎訓練

  ()基礎訓練概論

 (1)運筆♘;筆法的三種基本運動及其表現形態🪟👨‍❤️‍💋‍👨。  

 (2)結合筆法的歷史演變分析“毛筆中鋒”的理論。

 (3)筆力及其產生方式。

 (4)章法;章法的空間本質🙅🏻;章法的構成方式✯。

 (5)行氣及其檢查方法🌶。

  ()篆書

  篆書、大篆👩🏼‍✈️、小篆的含義及代表作品、代表書家。

重點🙆‍♀️、難點:

使學生了解書法藝術的性質、特點;了解書法歷史概況😪;掌握書法美學的基礎理論,根據一定的藝術原理和美學思想鑒賞書法作品的一般原則和方法,以培養感受書法美的敏感。運用篆書運筆方法、點畫特點、結構原則等🧝🏼‍♂️。

作業安排:

1⬜️、可先寫基本筆畫,有了基礎後再寫單字——寫好一個字再寫新字。

2👙、單字練習可先摹後臨🤦🏼,逐字練習。完成1020張作業

3、整副臨寫(註意字距與行距)完成53尺或4尺作業

第二部分 中國書法欣賞及臨摹—中國古代書法 (一)  

教學內容:

1🧗、中國古代書法(隸書、楷書)概述

2🧗🏼‍♀️、基礎訓練

()基礎訓練概論

()隸書

  (1)比較隸書與小篆的不同的特點。

  (2)隸書的流變及代表作品🪒,代表書家。

()楷書

  (1)楷書的流變及代表書家。

  (2)方筆、圓筆魏碑的特點及書寫方法。

 (3)顏體字的分期📳,代表作品及各期的特點🤹🏼。

  (4)《顏家廟碑》的特點及書寫方法。

  (5)歷代小楷名跡及其藝術特色。

楷書臨寫時不要貪多圖快✔️,可先寫基本筆畫,有了基礎後再寫單字——寫好一個字再寫新字。單字練習可先摹後臨,逐字練習👩🏼‍💼。

重點🏌🏼‍♀️、難點🏜🛍️:

使學生了解書法藝術中(隸書😎、楷書)的性質、特點👨🏽‍🎨;掌握書法美學的基礎理論,根據一定的藝術原理和美學思想鑒賞書法作品的一般原則和方法🩸,了解(隸書👨🏻、楷書)書體的藝術特點和書寫技法🧔🏻。運用(隸書🪩、楷書)運筆方法、點畫特點🧑🏽‍🍳、結構原則等。

作業安排:

1可先寫基本筆畫,有了基礎後再寫單字——寫好一個字再寫新字🧑🏿‍🦲。

2、單字練習可先摹後臨⚖️,逐字練習。完成1020張作業

3、整副臨寫(註意字距與行距)完成53尺或4尺作業

第三部分 中國書法欣賞及臨摹—中國古代書法 (二)  

教學內容🙋🏼‍♂️:

1中國古代書法(行書)概述

2👨‍👦‍👦、基礎訓練

()基礎訓練概論

線的藝術

(1)書法線條的意義及特點(質感、運動、情感)🐫。

(2)書法結構表現性質及結構原理👇🏿🧑🏼‍🦳。

      (3)結合行書、草書部分例字分列其結構空間🙏🏿。

()行書

  (1)行書的特點😵、演變及代表書家。

  (2)“內擫”與“外拓”的特點。

3🏃‍♀️‍➡️、草書鑒賞(不要求臨寫)

  (1)草書的類別及其特點🐈‍⬛。

  (2)草書的演變及代表書。

  (3)結合例字分析草書點畫👲🏽。結構特點。

  (4)草書章法的特點。

重點🐍🧜🏿‍♀️、難點🏡:

使學生了解書法藝術中(行書)的性質、特點🏊‍♀️;掌握書法美學的基礎理論,根據一定的藝術原理和美學思想鑒賞書法作品的一般原則和方法,了解(行書)書體的藝術特點和書寫技法。運用篆書運筆方法、點畫特點、結構原則等。

作業安排:

1🚎、可先寫基本筆畫,有了基礎後再寫單字——寫好一個字再寫新字。

2、單字練習可先摹後臨,逐字練習⬜️。完成1020張作業

3、整副臨寫(註意字距與行距)完成53尺或4尺作業

第四部分 中外書法欣賞及臨摹—(現代部分)  

教學內容:

1👨🏽‍⚕️、中國書法欣賞—中國近現代書法

(1)書法鑒賞對於學習書法🧝‍♀️,發展書法藝術的作用😵。

  (2)如何鑒賞書法作品?

2🐿、外國作品欣賞—日本、新加坡等

3👩🏿‍🦰、文房四寶

(1)筆墨紙硯的歷史及流派🐻。

(2)筆墨紙硯的品類及特點。

4🍀、書法美學引論

形式與表現

(1)形式層次的劃分及其對分析書法作品的作用🧜🏿‍♀️。

(2)書法藝術形式的特點;書法形式與文學形式的區別🍳。

 (3)如何認識書法的表現功能和表現內容?

 (4)怎樣從書法作品中感受其豐富的內涵?

審美感受模式的建立

  怎樣建立審美感受模式?傳統與生活對建立審美感受模式各有什麽作用?

5🤯、硬筆書法作品欣賞

6、綜合欣賞🤦🏽‍♀️、復習🙎🏼‍♀️、考核

重點、難點🧑🏼‍⚖️:

使學生了解古今書法及中外書法藝術的性質、特點🫵🏽🌴;掌握書法美學的基礎理論,根據一定的藝術原理和美學思想鑒賞書法作品的一般原則和方法。使學生具有一定書法鑒賞的能力,養成學生探索進取開拓創新精神。

作業安排:

1、可先寫基本筆畫,有了基礎後再寫單字——寫好一個字再寫新字🤙🏿。

2💁‍♀️、單字練習可先摹後臨,逐字練習🤷🏻‍♀️。完成1020張作業

3🔳、整副臨寫(註意字距與行距)完成53尺或4尺作業

主要參考資料:

本課程主要參考書為《書法》(山東文藝出版社)

其它參考書為以下書目✪:

《新編大學書法》            復旦大學出版社         洪丕謨主編

《書法美學》                陜西人民美術出版社     陳振濂著

《中國書法發展史》          天津古籍出版社         陳振濂著

《近現代書法史》            天津古籍出版社         陳振濂著   

《日本書法史》              天津古籍出版社         陳振濂著


網站製作地址
公眾號:
電話: /
©2004-2021 版權所有 耀世娱乐
技術支持:紅狐企業網
耀世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