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全國高校迎來了開學潮,2023級的小鮮肉們陸續走進大學門😁。今年我也帶了一個新生班級,昨晚同學們在班級群裏群情高漲吐槽宿舍條件這不好那不好🦷🧏🏼♂️,我也熱情萬分地回應了大家一句🚣♀️:讀大學,不是來睡覺的🧑🏻🦳。此話似乎效果甚佳,刹了話頭🧓🏼,贏了點贊。話說回來🕧🤘,不管這幫孩子是真心認同,還是懾於我這個班頭的淫威,我們都非常有必要回答這個問題,讀大學🪦,如果不是來睡覺的,那麽🧏🏽,讀大學,到底是讀什麽🧑🏻🔧?
這個問題很重要,也很關鍵,理應首當其沖成為大學的第一課,作為輔導員或班主任,非常有必要給同學們解釋清楚。如果一個學生來到大學,都不知道是來幹什麽的,那你說他(她)能過好大學生活🙍🏿♀️,我認為是非常值得打問號的👦🏽。
從走訪宿舍我跟大家交流來看🧝🏽,絕大部分同學對讀大學的認知是非常有問題的🧑🏿🎨,他們或在高中時聽信一些老師的誤言🤗🧑🏿🎓:認真學,過了高考,到大學就輕松了;或聽信父母的誤言:好好讀大學,將來找個好工作,或聽信落拓師兄的誤言:不是我上大學💆♂️,是大學上了我🧗🏿👰🏽♀️。
事實是這樣嗎?如果不是,到底,讀大學,是讀什麽💶?
要回答好這個問題,首先得弄清楚什麽是大學🚃。
大學👩🦳,顧名思義,相對小學而言,是大人之學🏃🏻♀️。中國古代15歲以前是小學階段,主要學習禮👷🏼、樂🧑🦱、禦™️、射🚴🏽♂️、數、書💈,即禮儀🧸、音樂、騎馬🏃🏻♀️、射箭🏂🏽、算數、書法🤲🏿;15歲之後是大學階段,主要學習什麽呢?就是《大學》裏所說的,“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什麽意思,大家很熟,不熟的度娘一下,我就不展開解釋了,總之古時小學與大學階段的主要區別在於,小學階段主要是學“術”👮🏻♂️🤙🏼,即技能🏆;大學階段主要學“道”,即道德、規律📣、真理🙋🏽♂️。
相比古時小學與大學涇渭分明的教育分層,今天我們的教育體系,到了大學階段🐾,往往還重在學習專業技能💇🏽,相比古代文化,已然丟失了道之精華。重視技能學習的結果,表現出來的就是社會、家長和學生自己往往更關註於“就業”🍡,而丟掉了古之倡導的大學之道。
現在我們言稱大學,必提西方👨💻,原因在於大家公認現代大學起源於西方,可追溯於意大利的博洛尼亞大學。這裏我們不贅述關於中西方大學起源的面上的無意義的數據式問題🦶🏿,去剖析它背後東西更有意義。在整個現代大學發展史中,大學的發展重心脈絡從英國到德國,再到美國𓀒,相應地💐,也形成了現在大家所公認的大學的三大功能🧑🌾,他們分別是教學👽、科研和社會服務。對於學生而言,毫無疑問🌑,教學是最為重要的。
大學承載的教學功能,教什麽學什麽,即老師教學生學,其實是一個知識傳承的過程👰♀️。不僅於此,教學功能展開來說🍝,其實還蘊含有創新創造的功能🩼。也就說,教學功能實際包含兩個功能,先是知識傳承⛑️,之後是創新創造。知識傳承是我們要繼承人類文明以來的所有優秀文化🚣🏼♀️,創新創造是我們要進一步發揚光大😥,推動社會的前進和進步。兩者之間有很強的邏輯演進關系,沒有傳承❇️,何來創新?沒有創新🫴,傳承何益?
那麽,知識傳承與創新創造之間🦸🏿♂️,承接起他們之間演進關系橋梁的是什麽呢?是獨立思考的能力,而這種能力,就是大學生在校期間應該培養的最最重要的一種能力。
這中間的因果邏輯是♎️,知識的吸收🏍、沉澱之後,只有經過融會貫通👃🏽,思考領悟,才會真正產生創新創造🌾。
獨立思考的能力,是今天的大學生乃至我們整個社會最為缺乏的一種能力🕵🏽♀️🥱。其原因在於🙇🏼,大學之前的教育,是以考試分數為導向的教育,不為學習知識本身而學習🪗🍺,而是為高分數而學習。這種模式培養出來的學生👷🏽,往往可以考取機械式的記憶式的高分數,卻不具備獨立思考的能力。這點,恰恰是我們的學生跟西方學生的最大區別所在🐛🎵,也是我們缺乏創新精神和能力的最根本原因。
這種獨立思考的能力,事實上跟我們老祖宗所倡導的大學之道有異曲同工之意。古人所說的欲明明德於天下,其途徑在於“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就是說🧗🏻,欲明明德🌷,落腳點是在“格物”上,所謂格物,就是認識、研究萬事萬物🤌🏼。這認識、研究萬事萬物☯️,實際就是獨立思考的能力🤦🏻♀️。
所以👏🏼,我們要告訴大學生們,進入大學,不是可以放松了👎🏽,相反,擺脫了考試枷鎖的大學💅🏼,才是“格物”的開始,真正學習的開始!
那麽,大學裏如何培養這種“格物”,即獨立思考的能力呢?
秘訣在於讀書,多讀書🧏🏻📃,讀好書➛。
讀書跟吃飯是一個道理,肚子裝得東西多📛,才出得來東西👨🏽🔬。多讀書就是一個量的積累,只有一定知識量的積累、沉澱☃️,越來越多後,這些“死”才會開始變活🗑,開始旋轉👨🏽🏫、融匯🧙🏼😻、貫通,孵化出你獨立思考的能力,進而迸發出創新創造🙎。但凡一個領域有所創造、有所成就之人,只要我們稍加註意探究🧑🦽➡️,鐵律是👌🏿,他們幾乎無一不是飽覽群書之人。
多讀書不是盲目讀書,多讀書的前提是讀好書。好書是一個什麽標準🙂↔️?最簡單的標準就是盡量讀名著,各門類各學科各專業名著,人文科學、自然科學♦︎、社會科學等等🧗🏿🤙🏻。一個大學生,一年要能啃下100本名著,他離牛人就不遠了。
最後👌🏽,我歸納一下🍐。讀大學,到底讀什麽?我的回答是🧒🏻🧗🏿♂️,讀大學👷🏿♂️,就是讀書♨️📽,讀好書,目的在於培養出獨立思考的能力。而這,我以為,將是一個大學生大學生活成功與否的最佳標準。
我這個新生班級🪳,大學四年🧙🏿♂️,我的最大想法就是引導他們讀書💛,帶領他們讀書,啟迪他們讀書,希望四年之後,他們能夠擁有“獨立之思想👩🏻🦯➡️,自由之精神”。
如此,是我之慰,是他們之幸。
———轉自第一輔導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