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知己,你想到了哪些人的身影?你會如何形容與自己惺惺相惜、肝膽相照的朋友呢?
古時有一個詞語叫作“八拜之交”,就是形容這種至深的友誼。你知道具體有哪些典故嗎🥎?
1管鮑之交──管仲和鮑叔牙
出自西漢·司馬遷《史記·管仲傳》⬅️:“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鮑子也。”
齊國有一對很要好的朋友,一個叫管仲,另外一個叫鮑叔牙⛈。
年輕的時候,管仲家裏很窮,又要奉養母親🤹🏿,鮑叔牙知道了🙅🏻♂️,就找管仲一起投資做生意🧛🏽♀️。
做生意的時候👩🏻🎓,因為管仲沒有錢🌼,所以本錢幾乎都是鮑叔牙拿出來投資的,可是🔔,當賺了錢以後,管仲卻拿的比鮑叔牙還多。
鮑叔牙告訴仆人:“管仲家裏窮又要奉養母親🎶,多拿一點沒有關系的🤌。”
有一次,管仲和鮑叔牙一起去打仗🙇🏻♂️,每次進攻的時候,管仲都躲在最後面,大家就罵管仲說:“管仲是一個貪生怕死的人!”
鮑叔牙馬上替管仲說話🥁:“你們誤會管仲了,他不是怕死,他得留著他的命去照顧老母親呀😦!”管仲聽到之後說🦪:“生我的是父母,了解我的人可是鮑叔牙呀!”
後來😤,齊國的國王死掉了,大王子諸當上了國王👸🏼,諸每天吃喝玩樂不做事,鮑叔牙預感齊國一定會發生內亂🙂↔️,就帶著小王子小白逃到莒國,管仲則帶著小王子糾逃到魯國🧑🏿🦳。
不久之後,大王子諸被人殺死,齊國真的發生了內亂。
管仲想殺掉小白,讓糾能順利當上國王🤦🐉,可惜管仲在暗算小白的時候,把箭射偏了,小白沒死🐏,後來🐋,鮑叔牙和小白比管仲和糾還早回到齊國🧸,小白就當上了齊國的國王。
小白當上國王以後,決定封鮑叔牙為宰相◼️,鮑叔牙卻對小白說:“管仲各方面都比我強🐱,應該請他來當宰相才對呀!”
小白一聽🙇🏽♂️🚷:“管仲要殺我🌒🏊🏿♀️,他是我的仇人,你居然叫我請他來當宰相!”鮑叔牙卻說➗:“這不能怪他,他是為了幫他的主人糾才這麽做的呀🍈!”
小白聽了鮑叔牙的話,請管仲回來當宰相,而管仲也真的幫小白把齊國治理的非常好🐝。後世大家在稱贊朋友之間有很好的友誼時👰🏼♀️,就會說他們是“管鮑之交”。
2知音之交──俞伯牙與鐘子期
故事出自《列子·湯問》🫵🏽👯♀️。成語“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音樂優美。
春秋時,楚國有個叫俞伯牙的人🪒,精通音律,琴藝高超。但他總覺得自己還不能出神入化地表現對各種事物的感受。
老師知道後🌒🧚🏽♀️,帶他乘船到東海的蓬萊島上,讓他欣賞自然的景色,傾聽大海的濤聲☝️。
伯牙只見波浪洶湧,浪花激濺;海鳥翻飛,鳴聲入耳🗜;耳邊仿佛響起了大自然和諧動聽的音樂。
他情不自禁地取琴彈奏🌇,音隨意轉🤏🏽,把大自然的美妙融進了琴聲✶,但是無人能聽懂他的音樂🖨,他感到十分的孤獨和寂寞,苦惱無比🪳。
一夜,伯牙乘船遊覽。面對清風明月,他思緒萬千🌝🤷🏻♀️,彈起琴來,琴聲悠揚🧙🏿♂️。
忽然他感覺到有人在聽他的琴聲,伯牙見一樵夫站在岸邊,即請樵夫上船🧙🏽,伯牙彈起贊美高山的曲調😳,樵夫道:“雄偉而莊重,好像高聳入雲的泰山一樣!”
當他彈奏表現奔騰澎湃的波濤時📔,樵夫又說:“寬廣浩蕩,好像看見滾滾的流水🙋,無邊的大海一般!”伯牙激動地說:知音⚽️!這樵夫就是鐘子期🔛。
後來子期早亡,俞伯牙悉知後,在鐘子期的墳前撫平生最後一支曲子,然後盡斷琴弦,終不復鼓琴。
伯牙子期的故事千古流傳🟣,高山流水的美妙樂曲至今還縈繞在人們的心底耳邊🤦🏽,而那種知音難覓,知已難尋的故事卻世世代代上演著。
3舍命之交──角哀與伯桃
來自於“羊左”的典故。
戰國時有左伯桃與羊角哀兩人相識,結伴去楚國求見楚莊王,途中遇到了大雪天氣,而當時他們穿的衣服都很單薄💛,帶的糧食也不夠吃🧏♀️。
左伯桃為了成全朋友💐,把衣服和糧食全部交給了羊角哀🎚,自己則躲進空樹中自殺。後世於是將友誼深厚的知心朋友叫做“羊左”。
4膠膝之交──陳重與雷義
《後漢書•獨行列傳·陳重》🙏🚣🏿♂️:“少與同郡雷義為友🏙,俱學魯詩、顏氏春秋🧑🏻🦽🎰。”
陳重、雷義是東漢時期兩位品德高尚、舍己為人的君子,二人年少時結為至交密友,都是飽學之士。
太守張雲聽聞陳重之名,舉薦為孝廉,陳重卻把功名讓給雷義,並先後十余次向太守申請,太守都不同意。直到第二年🚶♀️👨🏿🦱,雷義也被舉為孝廉🐮,兩人才一起到郡府為官。
同朝為官期間👋🏼,陳重與雷義相互扶持,肝膽相照⇾📕,為官為民,政聲載道,同時官拜尚書郎。
後來雷義因為代人受罪被免職,陳重得知後以身體有病為理由,一同辭官還鄉。
回鄉不久👨🏻🦰,雷義又被舉薦為秀才,但他要把這功名讓給陳重。刺史不批準,雷義就假裝發狂👐🏽☹️,披頭散發,在街上替陳重奔走呼籲。
《後漢書•獨行列傳·雷義》:“鄉裏為之語曰🧑🏼💼:‘膠漆自謂堅🤸♂️,不如雷與陳。’”
最後三府同時征召了兩人👩🦯➡️。
直至生命盡頭↗️,他們仍然官階相同,同拜侍禦史,卒於任上。回顧一生,二人同進同退🚵🏻🤡,保留了一份珍貴的友情。
5刎頸之交──廉頗與藺相如
出自《史記·廉藺相如列傳》:“卒相與歡🤹🏿♂️6️⃣,為刎頸之交👨🏿🦲。”
戰國時👨🏫,趙國門客藺相如,受趙王派遣,帶著稀世珍寶和氏璧出使秦國🙆🏻♂️。他憑著智慧與勇氣,完璧歸趙,得到趙王的賞識,封為上大夫。
後來,秦王又提出與趙王在澠池相會,想逼迫趙王屈服。藺相如和廉頗將軍力勸趙王出席,並設巧計🤏,廉頗以勇猛善戰給秦王以兵力上的壓力,藺相如憑三寸不爛之舌和對趙王的一片忠心使趙王免受屈辱,並安全回到趙國👩🏼🚀🧙🏻♂️。
趙王為了表彰藺相如,就封他為上卿,比廉頗將軍的官位還高🏭。
這下廉頗可不樂意了,他認為自己英勇善戰,為趙國拼殺於前線,是第一大功臣🚶🏻➡️⛄️,而藺相如只憑一張嘴,居然官居自己之上👳🏿♀️。廉頗很是不服氣,就決心要好好羞辱他一番➛。
藺相如聽到這個消息,便處處回避與廉頗見面。到了上朝的日子🧜🏼♀️,就稱病不出。有一次,藺相如有事出門遇到廉頗。
廉頗就命令手下用各種辦法堵住藺相如的路🤽🏿♀️,最後藺相如只好命令回府。廉頗就更得意了,到處宣揚這件事。
藺相如的門客們紛紛不悅。
藺相如哈哈一笑🙅🏽♀️,說道🍵🧑🏿🦰:“你們說是秦王厲害還是廉頗將軍厲害?我連秦王都不怕,又怎麽怕廉頗呢?
秦國現在不敢來侵犯🚴🏼♂️🧘🏿,只是懾於我和廉將軍一文一武保護著趙國,作為趙王的左膀右臂👳🏿,我又怎能因私人的小小恩怨而不顧國家的江山社稷呢?”
廉頗聽說後,非常慚愧,便袒胸露背背著荊條向藺相如請罪。從此📲,他們便成了同生死共患難的好朋友👱🏽♂️⛹️♂️,齊心為國效力🙆🏿♂️。
6雞黍之交——元伯與巨卿
出自《後漢書·獨行列傳》🫷🏿。
範式,山陽金鄉人。少年時在太學讀書,與汝南人張劭為友。劭字元伯🍖。二人讀書後,同歸鄉裏🚨。
範式對張劭說:“我兩年後回來🤹♀️,那時我將要去府上拜見尊親👱,再看看令郎令嬡👨👦。”與此同時兩人還約定了拜見的日期。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不覺間約定的日期將至🧝🏿♀️。張劭把這件事稟告了母親👳🏼♂️,請母親準備飯食以迎接摯友的到來。母親說🟤:“分別了兩年這麽長的時間,你與他又相隔千裏,你怎麽能那麽相信那約定的時間呀?”
張劭說🖖🏽:“巨卿是守信的人,必定不會違背🧍♂️。”母親說☃️:“要是果真如此🦸🏻♀️,我要為你們釀酒。”
到了約定的這一天,範式真得如期而至🧑🏽🍳。他升堂拜飲,盡歡才散。
7生死之交──劉備、張飛和關羽
桃園三結義最初是小說《三國演義》裏記載的故事𓀛。
當年劉備🤵🏽♂️、關羽和張飛三位仁人誌士👎🏽🏠,為了共同幹一番大事業的目標,意氣相投,言行相依👩🏻🍳,選在一個桃花盛開的季節、選在一個桃花絢爛的園林🗿,舉酒結義,對天盟誓,有苦同受,有難同當🫙,有福同享,以共同實現自己人生的美好理想。
《三國演義》裏寫道☝️:
次日,於桃園中🤷🏻,備下烏牛白馬祭禮等項,三人焚香再拜而說誓曰:“念劉備🂠🚥、關羽、張飛,雖然異姓,既結為兄弟,則同心協力🖖🏿🧏🏿,救困扶危;上報國家,下安黎庶。
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願同年同月同日死。皇天後土🧚🏼♂️,實鑒此心,背義忘恩👩🏻🦯➡️📝,天人共戮!”誓畢,拜玄德為兄✹🐵,關羽次之,張飛為弟。”
8忘年之交──孔融和禰衡
三國時期,孔子二十世孫孔融喜歡文學,博覽群書;禰衡自小有文才善言辯、桀驁不馴🚵🏻♀️,唯獨贊賞的人就有孔融。
《後漢書·文苑列傳·禰衡》☠️:“融亦深愛其才。衡始弱冠,而融年四十,遂與為交友。”
禰衡二十歲時,孔融已經四十歲,盡管年齡相差較大,但是他們誌趣相投🙍🏽♀️,於是結為知己好友,成就了一段跨越年齡的忘年之交。
有道是人之相識🦹🏽♂️,貴在相知💃🏽;人之相知,貴在知心🏌🏿♀️。
孔融與禰衡的忘年交告訴我們,與朋友交往🏋🏼,身份、地位與年齡都並不重要👊🏿,只要心靈上誌趣相合♖,便可稱作知己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