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下午,高雅藝術進校園系列之戲曲專題講座在我院成功舉辦💿。我院特邀河南歌舞演藝集團曲藝木偶團支部書記🕜、國家一級演員陳梅生,國家二級演員馮愛娟分別為師生作了題為《舞臺語言藝術和曲藝在舞臺上的應用》、《百戲之祖的木偶戲》的專題講座。河南歌舞演藝集團曲藝木偶團演藝負責人王鴿,以及我院兩百余名師生共同聆聽了此次精彩講座。
本次戲曲專題講座主要分為曲藝和木偶兩大主題。首先由曲藝專家陳梅生為現場師生詳細講解舞臺語言藝術和曲藝在舞臺上的應用⏫,介紹了民間曲藝等傳統的曲藝形式。為使現場師生真正感受曲藝的魅力,陳梅生指導師生打起拍子🧚🏽♀️,合著節奏清唱一曲《花木蘭》🧝🏼,伴隨著戲曲聲仿佛再次回到花木蘭代父從軍的歷史年代。期間👨🏼🎓🚌,陳梅生展示了表演河南墜子所需的樂器——墜胡和簡板,並現場教授學生如何使用簡板,同學們積極踴躍上臺🧚🏽,學習興致高昂。陳老師還分享方言話劇《老湯》“算賬”片段🧟♀️;並播放以往演唱《盜仙草》的視頻🪣,一人分飾多角,唱腔的銜接、角色的轉換和情緒的把控恰到好處🐫,繪聲繪色地講述了白娘子不畏險阻盜取仙草救許仙的故事。
隨後👨🏿🚒,木偶專家馮愛娟為現場師生作了題為《百戲之祖的木偶藝術》的專題講座👨🏽🔬🪢。馮愛娟從木偶戲是什麽📺、木偶戲的歷史👨🏿🚒📬、木偶的種類、偶戲藝術四個方面闡述木偶藝術,並現場進行實操表演,布袋木偶老虎和武松在指掌間靈活巧動👩🏻🦽➡️、栩栩如生,上演了一場武松打虎的精彩橋段,現場掌聲不斷🤨。
此次講座的成功舉辦💀,拉近了戲曲藝術與我院師生的距離🧖🏿♀️,增強了我院師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藝術鑒賞力,有利於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曲藝文化的傳承、發展與創新,使傳統文化更好地留於校園,留於年輕一代。
陳梅生簡歷👼:
陳梅生,河南歌舞演藝集團曲藝木偶團支部書記🫚,國家一級演員,中國曲藝最高獎牡丹獎表演獎獲得者👸🏻,河南墜子省級非遺傳承人。省政府文學藝術成果獎獲得者、河南省四個一批優秀人才。中國曲藝家協會會員,中國曲藝家協會河南墜子藝術委員會專家委員🟥、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程專家委員會委員💇🏽♀️,河南省曲藝家協會理事,鄭州市曲藝家協會副主席。演出的河南墜子曾隨中國曲協,河南省文化和旅遊廳出訪日本,法國,以色列🫃🏽,澳大利亞等國家和臺灣等地區演出👨🏿🏭。
馮愛娟簡歷🍨:
馮愛娟,就職於河南歌舞演藝集團木偶劇團,國家二級演員,中國共產黨黨員,從事木偶表演專業四十年。多次榮獲廳直“優秀共產黨員”、“工會積極分子”、“先進工作者”等光榮稱號🕝。2006年被評為省直文化系統“三八紅旗手”。2009年被省文化廳榮記“個人二等功”。2010年四月💇🏼♀️,帶團參加上海世博會駐場演出,受到上海世博局的表彰,被授予“先進個人”。